时间:2016-09-05 | 标签: | 作者:Q8 | 来源:运营那些事儿网络
小提示:您能找到这篇{支付宝的微信公众号好像成了“网红”,谁在运}绝对不是偶然,我们能帮您找到潜在客户,解决您的困扰。如果您对本页介绍的支付宝的微信公众号好像成了“网红”,谁在运内容感兴趣,有相关需求意向欢迎拨打我们的服务热线,或留言咨询,我们将第一时间联系您! |
全文只有四个字,或者干脆只有一个句号!和支付宝的工具型人格相比,其微信公众号任性多了,也亲切多了。换来的是粉丝的吐槽。支付宝微信公众号被关注,很大程度上来自这种互动。它被戏称为“粉丝属性”。 这位员工是 1987 年生人,在阿里工作 7 年,在回答我们关于这个号的定位之类的提问时,她的回答是:“不是一个行业的账号,不是媒体。” 从她的工作频率来看,推送没有固定时间,更新的频率也不固定。这几乎和所有强调“培养用户习惯”、“捕捉用户黄金时间”的运营者都不太一样。这位采访对象表示,她主要是根据公司有没有发生什么事,以及自己工作时间充裕来调整,公司没有具体要求。 目前,整个号都由这位员工负责。她回忆说,在 2013 年微信开放公众号注册,同事就注册了现在这个“支付宝”账号,也按照“企业公众号承担着传播和公告公司信息的责任”这样的思路在运营。 她此前参与过这个号的运营,而后兼任多份工作,现在第二次接手,她觉得自己在心态上有点变化:“我的老板从来没有提任何关于这个公众号的 KPI ”。类似的“从来没有”是采访过程中被使用最频繁的一个句型。 “以前总是想尽可能地往里面塞东西”,“你知道公关狗都是有毛病的嘛,总想利用任何一种方式对外输出、宣传品牌的东西”。很多时候,她并不在乎是不是传递了什么“有价值”的内容。 “现在会觉得轻松一点”,“大而全地宣传产品业务,读者能不能消化也是一个问题”,“我现在就是用我自己喜欢的方式,我觉得对的方式说话”。 她第一次使用这种沟通方式是 5 月 11 号发出的《对对对对不起大家,最近口口口口吃》(这篇文章把“支付宝实名的 4 大好处”的图解说明,一模一样地重复发了三遍),之后开启了一系列——用她本人的话说——“有点神经病”的画风。 “其实还有点小意外,大家对这种简单粗暴(的写法)反应会那么大。” “我其实就是用自己平时的方式,用简洁的方式(在写文案),不喜欢套路,(在我看来)是很理所当然的。”“没有考虑说要拿这个博眼球,要是我自己写着写着也笑起来的话(就可以了)。” 她也不觉得《驾驾驾驾驾驾驾》之类的写法“特别疯狂”。“如果只是单纯发个海报的话,比较单调。之前读者不是觉得我字少嘛!” 她同时表示,写短比写长要难很多。虽然可能只是写几个字,但究竟写哪几个字,思考的过程会占据很长时间。这样算下来“写短的和以前写长的花的时间没有差很多”,根据运营者的说法,现在看到的一句话推送,可能要花 3-4 个小时。 支付宝目前的订阅粉丝超过 200 万,一篇推送的评论数最高可能在 4000 条左右,平均在 2000~3000 条,平均打开率在 20% 左右。 “我们公关部的一个优势在于第一时间知道公司重要的事情,我可能会推送其中跟支付宝相关的内容。”至于哪些可以推,哪些不适合推,主要从服务用户的角度出发,“因为我们的用户就是普通人,普通消费者”,对于用户来说,增加了一个使用场景肯定比支付宝发布某个“战略”要重要得多。 除此之外,“支付宝”也会追一些热点,比如说“霉霉和抖森在一起了”。不过 6 月 1 日支付宝的推送没提“儿童节”,七夕节说的是怎么用支付宝预约离婚,后来也没追王宝强这个热点。 从这个公众号和它引发的话题来看,支付宝无意中完成了自己渴望很久的内容属性。自支付宝 9.0 改版以来,产品上最大的改动点在于把「商家」和「朋华为云 ddos云防护友」两个模块提前到一级 Tab 入口,「朋友」模块与微信长得太像,外界对“支付宝要做社交”的评论持续出现。最新的 9.9 版本更新也的确继续强调了这一点。 但是这位运营者没有觉得自己的工作有什么网红的属性。“要说虚荣心人肯定是有的,但不会对数据迷恋,知道这个不代表什么,第二天就什么也不是了。”推送发出后,她大约筛选出 50 - 60 条评论。 至于很多人关心的“推送内容到底如何选择”,她用了一句通俗的说法: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”。 ![]() |
上一篇:做淘宝做微信 你必须要知道的那些事儿
下一篇:当饮料瓶身也开始了内容营销,谁的创意更胜一
小提示:您应该对本页介绍的“支付宝的微信公众号好像成了“网红”,谁在运”相关内容感兴趣,若您有相关需求欢迎拨打我们的服务热线或留言咨询,我们尽快与您联系沟通支付宝的微信公众号好像成了“网红”,谁在运的相关事宜。
关键词:新媒体运营